《唐朝明月》第四章也是抄来的及《唐朝明月》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漫步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唐朝明月 作者:雪楼楼 | 书号:10889 时间:2017/4/7 字数:2519 |
上一章 第四章也是抄来的 下一章 ( → ) | |
薛涛走上了大亭子,几个⾐着华丽的男子也都跟着进⼊亭子,就连那两个怪人及另外一个还有人样的年轻男子也在亭子落座,自这位举办诗会的创办方到场,亭子就被安排好座位,显然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像林凡和董雨墨这样![]() 溜达了半圈,在离亭子不远的草坪上见到董雨墨,她就像后世大学里经常见到的那种爱学习的女生,在晴空下,捧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晒着懒洋洋的太 ![]() 林凡不喜 ![]() 腾折了半天,依然无法进⼊回忆的状态,亭子里传来的对话让他有些趣兴,于是他就侧耳倾听,想看看与薛涛能坐一起的都是些什么人,除了那个周公公外,其他人的⾝份他还未知。 “周公公,据我所知,宮里有招女才人,不知下一次御招是何时,公公可否告知?” 听薛涛此话,林凡惊异的侧头看了她一眼,难怪这女人有点看不透,原来并不单纯,连太监都勾连,想来是想⼊宮当个女才人啊,果然有目的 ![]() 她如此神秘该不会是···联想这个时期的历史,既有美貌又有才华且雄心 ![]() ![]() 只是林凡想不明⽩武才人为何要先隐姓埋名,或许薛涛这个名字在她⼊宮有地位后,这个名字未载⼊史册吧,没见过武才人究竟长什么样的林凡,目前为止能猜测到的就只有这种可能了。 “选拔女才人并非有所规定的时间,全看陛下之意。” 薛涛道:“若有此闻,还望公公相告。” 周公公笑道:“一定一定,以薛姑娘之美貌,以及薛姑娘的才华,⼊宮当个女才人并不难,不过⽇后能否留在宮中就看薛姑娘的造化了。” 薛涛笑昑昑道:“这是后话,倘若某天薛某真的⼊宮当了才人,还望公公多多照顾。” “自然,自然。” 后面的谈话林凡不敢趣兴,右手撑起头,面对董雨墨说:“你那朋友认识的都是些达官贵人,想当个才人居然这么大动⼲戈,有必要吗···你如此好学是不是也与她一样⼊宮当女才人?” 董雨墨瞧都未瞧林凡一眼,只是淡淡道:“我并不稀罕这个地位,⼊宮更不是我所愿,我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无约束无束缚,这样的生活才美好,至于喜 ![]() 每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薛涛的梦想就是⼊宮当个才女,这里还有不少人也想当女才人,这是她们向往的生活,本⾝就没有可比 ![]() 林凡微微一笑道:“没有,只是有些好奇而已。” 两人沉默没多久,薛涛就宣布诗会正式开始,听其意感觉这个诗会并没有什么欣赏之处,只是几人昑昑诗做做赋,顺便应景做几首···不过仔细想想,诗会本不就是这样么,难道还要有歌舞 ![]() 林凡自嘲的笑笑,跟着董雨墨踏上了台阶,直到此刻他们才有⼊亭的机会。 如董雨墨所言,来参加诗会的多是女子,而那些花花公子们则是薛涛请来欣赏诗会的,他们与薛涛坐一起 ![]() 但薛涛不一样,她沉浸在其他姐妹的诗词中不可自拔,随着那些诗词的节奏轻轻头摇晃脑,尽量让自己进⼊诗的境界。 林凡不想参与其中,坐在台阶上靠着柱子欣赏曲江池边青楼里的情景,只可惜没有望远镜,否则坐在这里欣赏青楼里的情景一定比这里有趣多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复⽇,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林凡不以为意的四处看风景,可是亭子里的人都静静回味这首诗,懂诗的薛涛惊喜的问还沉浸在诗境中的董雨墨:“雨墨,此诗我从未闻听过,诗经中可不曾有此诗,也非前朝诗人所作,此诗莫非你近⽇所作?” ![]() 她们与薛涛一样疑惑。 董雨墨合上手抄本,头摇笑道:“我何德何能能作如此好诗,这《桃花诗》只是我抄来的。” “从哪抄的,告诉我我回去后就去抄。” “快告诉我在哪抄的,这么潇洒飘逸的诗我一定要抄下来。” 薛涛还未说话,其他几个才女都围到董雨墨⾝边,七嘴八⾆的问董雨墨《桃花诗》出自何处,有些迫不及待的人已抢过她的手抄本就地开始抄了起来。 薛涛的眼中更加疑惑,她自认为才华横溢,读诗万篇,若要问前朝哪个诗人哪部作品,她都能完整的答复,可董雨墨说这首《桃花诗》竟然也是抄的,可自己为何从未听闻过此诗,难道董雨墨比自己还要博学多才。 这种想法很快就在薛涛的脑子里一闪即过,她绝对不相信董雨墨会比她多才多艺。 她疑惑的望着场中被几个才女围着的董雨墨,又问道:“你说此诗是抄的,你是从何处抄来,为何我并无任何印象?” 董雨墨微微一笑,指了指正坐在台阶上发愣的林凡,道:“《桃花诗》是他所作,我是从他那里抄来的。” mMBbXs.Com |
上一章 唐朝明月 下一章 (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唐朝明月》,唐朝明月最新章节,唐朝明月全文阅读,唐朝明月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