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三百五十三章合力及《宋风》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漫步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宋风 作者:戒念 | 书号:35176 时间:2017/7/22 字数:5296 |
上一章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合力 下一章 ( → ) | |
司马光长![]() ![]() ![]() 看着这四个人紧皱的眉头,王静辉微微一笑说道:“诸位先生,若是朝廷能够批准这本奏章,那所获得的资金不会在两千万贯之下,相比之下西夏领土恢复元气 ![]() ![]() 王静辉的一席话引得众人点头同意,西夏刚刚经历了大战。为了保证这片广大的土地不再成为大宋地祸患,这驻军是肯定的事情,像河西走廊、河套平原这两地还要受到藩族与契丹人的挑战,修整攻势城墙势在必行,而西夏的精华──兴庆府周边地区更是重中之重,但是灭夏的时候宋军也是走了背字儿,除了王顺的定西军势如破竹较好的保存了原有的攻势城墙之外,其他诸如种谔、王韶和杨崇岳都是辛苦一路大杀出来,别的不说,就是灵州城被王韶和杨崇岳烧毁了四分之三。城墙更是 ![]() 西北可是一个多事的地方,那里汉人并不占主导优势,多个民族聚集。但势力最大当要属吐蕃诸部和回鹘部落,至于原来称雄一时的 ![]() 西夏灭亡了,但大宋的士兵还不能够解甲归田马放南山,更大的挑战还在前面等待着他们。西北驻军还没有撤回,但无论如何,五十万人地军队守护在西夏领土上,每⽇的消耗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当然。西北驻军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这么多,但要细细算来为了稳定当地的统治,能够撤回来的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万。 自治平五年开始,大宋便有意识的向西北开展屯田行动,一方面消化其过多的厢军编制,另外一方面通过屯田西北,也可以就地解决一部分战时的粮草。四年过去了,当初王静辉建策的时候可没有想到局势会发生如此变化,尽管每年不少于五万人屯田西北,但屯田地效果也仅仅是刚刚显现出来,距离它发挥作用的时候还早着呢。即便如此,西北屯田计划也承担了近二十万人的粮食问题,这已经是一个让大宋员官很难想象的数字了,因为在此之前大宋不是没有进行过屯田行动,但无一例外的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屯田也是让王安石和司马光最为费解的地方──为什么王静辉屯田建策就可以成功,而以前的大宋员官包括范文正公在西北屯田都是失败呢?这中间包含的玄妙不仅仅是王静辉屯田启动资金筹集的非常到位的问题了,有时候王安石他们也隐隐觉得王静辉屯田计划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受争议的地方便是屯田后田地归屯田厢兵所有,并且厢兵屯田成功后便解除军籍成为平民──这是宋朝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两千万贯!”饶是四位大员见惯了大钱,但面对如此数额不能不说是动心,尤其是王安石,两眼正是冒金光,而司马光则是皱着眉头。 “改之,某有一问,还请改之为某解惑!”司马光淡淡的说道。 “生学不敢!君实先生有何疑惑,静辉知无不言!” “其实前段时间将西夏盐场五年经营权拍卖给商人,某就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大宋不能够直接经营这些盐场和矿山,这样所获得的利润也⾜以用于西夏了,何苦还要让商人占朝廷这个便宜?!”司马光问道。 王静辉淡淡的一笑说道:“朝廷经营盐场和矿山,所获得的利润当然可以全部收归朝廷财政,这样无疑获得的非常多,但君实先生有没有想过朝廷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內拿出这么大的资金来用于西夏么?军事上地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大军一⽇没有灭亡西夏,则消耗持续一⽇,就是现在静辉建议朝廷拍卖矿山的经营权,也无非是在短时间內菗调一笔资金用于西夏的恢复元气,城墙攻势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重新修补好,这样才可以从容的面对未来地挑战。恐怕对西北同样垂涎 ![]() “事实上西夏的这些盐场和矿山对于大宋来说不过是新接收过来的资产,想要让其发挥作用恢复到原来的⽔平,朝廷还是要注⼊一定的资金来恢复生产,并且这段时间谁也不能够预测有多长。与其做这样没有把握的事情,还不如将利益与商人均沾。大宋商人有的是钱,只要善于加以引导,完全可以让其为朝廷所用,正是当初有了拍卖盐场之举。才会获得充⾜的粮草保证种谔将军他们顺利平夏,相比之下朝廷得到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而商人也觉得合理,为什么不能够灵活变通一下呢?!”王静辉微笑着对司马光说道。 来到这个时空这么多年,他已经不像后世那样对这个时代地名人这么崇敬了。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在他的心中早就走下了神坛,他们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同样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至少司马光这老头儿就是谨守钱袋子不松手,实在是太过小气了些。须知“丢了西瓜拣芝⿇”这样的事情最容易发生在这种人⾝上。况且王静辉在后世虽然不是搞经济出⾝地,但也知道想要财富升值,就必须加快流通速度。抱着钱袋子不松手是不会让财富受到损失,但却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是司马光管的是他家的钱袋子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个老头儿管得可是朝廷地钱袋子,这关系着大宋工商业的活力,要知道大宋一多半的财政来源皆是工商业所贡献地,要是工商业萎缩,那对大宋来说后果是及其严重的。 听了王静辉的话后,显然司马光并不能満意这种答案,倒是王安石点头表示同意这一观点──王安石讲的是开源。尽管⾼举着家国调控的大旗,但他手中实在是穷得很,再加上他曾仔细的研究过驸马每一篇关于经济方面的文章,自然对王静辉的手法非常了解,只要一点便会通透。在理财方面,王静辉不得不承认王安石是这个时代最有本事最有见识的人,他地财经手段可比司马光厉害多了。 “矿山经营权拍卖给商人恐怕还是有些不妥!”文彦博皱着眉头说道:“这商人若是得了矿山,便可以私自大量铸造武器,恐怕对大宋不利!” “宽夫先生可知西北民风彪悍的原因所在?”王静辉没有正面回答文彦博。 看到文彦博有些哑口无言,王静辉便自问自答的说道:“西北民风彪悍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时刻受到 ![]() ![]() ![]() ![]() 曾公亮说道:“开放矿山经营权的问题恐怕是最为关注的事情,一旦公开出去,恐怕朝野议论起来不好收拾。再说一旦开放了矿山经营权,那第一要防的便是防止有心之人借此机会聚集流民图谋不轨;再者一弊便是要防奷商以此用来私铸钱币,这是一件可大可小地事情。事情若是没有弄大不过是判上几个人而已,若是弄大不好收拾,那就不是砍几个人的问题,朝廷财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王静辉听后头一次对这个“印章相公”另眼相看,不愧是沉浮宦海几十年的人物,就算是现在在朝中装傻充楞其眼光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相比的,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也未必真的能够比他有远见到哪里去。 “明仲先生所顾虑地私造兵器问题其实和宽夫先生的顾虑是一般的,现在大宋未开放矿山,但民间兵器也不少。不过就生学的建议是开放西夏的矿山,这也不是简单的开放,还要加以更多的限制,如产量、产品等等,不仅如此还要出派专门的员官固定和巡查的方式来监督矿山的生产。再者说来,开放矿山经营权不过是个短期行为,最长不过十年。在生学地奏章中初步拟定的时间为五年,这样才可以能够昅引到商人前来投资。按理说这个时间已经非常短暂了,我们可以预言在未来的五年当中,大宋是不会有內 ![]() “至于私铸钱币,现在看来这个问题是比较棘手,就算有员官驻扎在矿山。那也难以防范,不过诸位先生以为私铸钱币对于奷商而言又有何好处?” “当然是其中有厚利了!”文彦博笑着说道。 “诚如宽夫先生所言,因为大宋缺少铜,所以不得不以 ![]() ![]() 平心而论,王安石等四人虽然在政治上有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心中对大宋富強的希望确实是发自內心的,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无论王静辉是从后世的历史记录上来看,还是现在这几年的亲⾝感受都无疑证明了这一点。王静辉明⽩若是把这些政策放在大宋,那是肯定会引起两派人地群起攻之,不过若是放在西夏,朝廷会出于尽快稳定西夏并且最快最大限度的利用西夏的资源角度出发,那接受这份奏章的可能 ![]() 若论起政治经验,一百个王静辉绑在一起也不是半个王安石的对手,但王静辉却拥有比王安石更为深远的眼光,后世千年的经验教训给他太多的参考,只要他能够在大宋统治⾼层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就⾜够了,更何况现在他的话更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够轻视的,他的意见从熙宁初年开始不动声⾊的将朝廷两派⽇益⽩热化的争斗给平息了,单就是这份本事,也⾜以让所有的人不能够轻视他──尽管他只是一个无权的驸马,但他却拥有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势力”!王静辉的愿望很小──至少对于他自己而言是非常微不⾜道的──他没有想着建立万世不拔的国度,他现在心中只是想着如何解决 ![]() ![]() 这一晚九味居会议进行到很晚才结束,二更时分众人才散去,会议能够开得这么晚实在是让所有人在內心中感到非常惊奇──所有的参与会议中的人在这一晚暂时抛却了政治上的分歧,都平心静气的以王静辉的奏章为基础谋划着如何将新收复的西夏真正的纳⼊大宋的版图,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西夏是比大宋西北还要遥远的地方,距离政治中心汴都开封实在是太远了。 MmbBXs.cOM |
上一章 宋风 下一章 (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宋风》,宋风最新章节,宋风全文阅读,宋风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