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四百三十二章劫船及《宋风》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漫步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宋风 作者:戒念 | 书号:35176 时间:2017/7/22 字数:5266 |
上一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劫船 下一章 ( → ) | |
承天二年五月,一艘大宋商船在前往来州的途中,在途经辽国苏州不到一百五十里的海面上遭到不明船只的劫持,全船二十人遇难,只有一名⽔手跳海逃生,在一⽇后被途经附近海域的一个商船队所营救,货物不知所踪。 这次事件的发生使得大宋朝廷极为震惊,经过大宋三大报纸的报道后,大宋上下的怒火一致指向了辽国。在那片海域只有辽国才有能力拦截附近过往船只,况且在辽国苏州港中有一队大约二十艘左右的舰队。最重要的是 ![]() 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大宋出派使者到达大定府提出质询,结果在十五天的时间中辽国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大宋使者愤而回国复命。辽国的反应更加 ![]() 辽国苏州此时不过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大城镇,只有三千辽军和一个二十艘战船所组成的舰队在驻守。辽国的舰船上面只装备了投石机一样远程攻击武器,而且其大小远不如大宋⽔师战船,与大宋战船相比甚至还不如运兵船厉害。每一艘大宋运兵船上面都装备了两门火炮和至少十台 ![]() 这样的兵力对比再加上是趁夜偷袭,苏州港不过坚持了一个时辰便被宋军所破,战斗时间之所以这么短,除了辽军突然受袭没有反应过来损失惨重之外,还在于苏州是没有城墙的,宋军不用携带大型攻城武器,直接在火炮的狂轰滥炸之后登陆杀进苏州活捉了苏州知州。在天亮的时候,第二批从登州出发的宋军运兵船已经到达苏州港,这一次带来的又是三万宋军。但是跟随这批宋军而来的还有一万匹战马。 在此后的十天时间里面,大宋通过登州港口向辽国苏州港总共运送兵力达到十三万,同时到达的还有战马三万匹,大量的粮草辎重和包括火炮在內的重型攻城装备。在这十三万宋军中还有两万五千人的火 ![]() 在这十天当中大宋⽔师以绝对优势用火炮将辽国的最后一支⽔军全歼在锦州港口內,并且炮轰了锦州城。舰队炮击引发了锦州城內的大火,烧毁了辽国自宋辽战争后历年囤积在这里针对辽国东京道女直人的战备物资。除了炮轰锦州之外,大宋⽔军还对辰州进行了炮击,在火炮的掩护下宋军对辰州展开了进攻,曾经一度杀⼊城內。可惜因为辽国东京辽 ![]() 承天二年九月初一,在得到大量补充之后,五万宋军采用了大型攻城装备強攻辰州,两万火 ![]() ![]() ![]() 此时宋辽 ![]() ![]() 宋辽第二次开战后,辽国在失去了苏州,锦州和辰州遭到炮击之后,便立刺出派了使者希望大宋朝廷能够终止战争,辽国愿意赔付大宋所有损失。不过此时辽国使者耶律金贵只见到了大宋礼部侍郞苏轼,大宋朝廷的意图非常明显,在短时间內取得“辽东半岛”彻底将辽国苦心经营了八年的⽔师全部消灭,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才会坐下来和辽国讨论赔付的问题。 到现在可能天下人已经没有人去注意那艘已经沉没的大宋商船了,这艘商船的老板姓“徐”不过最终的幕后大老板便是大宋小王驸马旗下的海运船队…这是规模仅次于大宋皇家海运的大宋商贸船队。这支命名为“志远”的海运船队其活动范围却是以大宋沿海为中心,最远不过硫球和⿇逸岛,当然在北方航线中,志远海运商行占有三成的份额,皇家海运船队占有六成,剩下的一成为楚州商人所控制。考虑到王静辉和徐氏在皇家海运中所占有的股份比例,王静辉个人每年能够从大宋北方航线中所获得的利润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宋富商而言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志远海运商行完全控制了来州和登州两个港口,在这条航线上除了大宋⽔师的船队之外,只有志远商行的船队可以合法经营。这次劫船事件完全是出自大宋枢密院参谋部的策划,其目的便是使大宋获得向辽开战的理由。王静辉所辖下的志远船行便承担了这次任务,事实上辽国舰队在当天并没有出海对大宋商船进行拦截,以前他们也曾⼲过,不过却被大宋护航舰队所击溃。大宋以前是出于政治需要才未曾追究过辽国的责任。而辽国人在几次拦截失败后,便对大宋商船不敢招惹了,甚至在距离辽国⽔师这么近的海域航行,大宋船只也不会有什么担心的。 从承天元年开始大宋便已经下决心要收拾掉辽国的⽔军了,辽国因为造船工艺不过关,并且⽔师也仅仅是处在起步阶段,就是十倍于辽国的⽔师也绝对不是已经把火炮加装在战船上的大宋⽔军的对手。 ![]() 在大宋⽔师的秘密演习当中,这么一艘战列舰完全可以在敌人未能接近的情况下,立独对抗来自同一方向的同样装备两门火炮的武装运兵船,要是对付传统意义上的⽔师战船,则无往不利。战列舰的这种火力优势也被大宋参谋部考虑其中,这就使得在劫船事件引发的第二次宋辽战争中,战列舰被作为攻击辽国苏州、锦州和辰州的不二选择,这三个城市极为靠近海洋,并且都在战列舰的火炮控制范围之內,配合宋军攻城则是事半功倍。而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辽国⽔师虽然只发展了七八年,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王静辉看来,海洋是属于大宋的,任何家国都不得染指其中。只要在大宋战舰行驶过的地方,皆为大宋领土。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大宋对⾼丽和倭国等提出引进大宋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时候,大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还严密监视。 杭州著名的海商刘氏在四年前曾经是杭州最大的造船商人, ![]() 这一结果使得大宋朝廷一片哗然,杭州市舶司和大宋⽔师立刻将杭州刘氏在第一时间软噤,并且全族押送汴都开封大理寺进行审判。 ![]() ![]() 审判的结果是刘氏族长以下十八人被处以极刑,全族财产皆被查抄,朝廷所授予的一切勋章都被收回,全族除家佣、家奴之外全部被押解至⿇逸岛垦荒,连刚出生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妙的莫过于刘氏族长在绝望之下大爆其收受贿赂的员官,并且从刘氏老宅的隐秘处挖出了一本账册,上面详细记述了刘氏每次行贿的详细经过和数量。 ![]() ![]() 刘氏的临时反⽔使得这场案件又再起波澜,大宋统计局介⼊了这个案件。这个刘氏家族在杭州也算是一个大富豪,当初因为王静辉排斥和汉化的犹太人、大食人共同做生意,所以杭州商会中也没有敢接收异族人⼊会。李慎担任杭州知州的时候也是坚持了王静辉的原则排斥异族人。不过这些接受汉化的异族人通过其雄厚的财力,不断的打通各种关节,狂疯的收买各级官吏。李慎在的时候这种现象还不明显,尤其在李慎去职之后其后任员官基本上都接受了贿赂,而且这些人还手眼通天将势力拓展到汴都开封来。朝中也有几个员官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 大宋统计局 ![]() ![]() 刘氏案件牵连太广,影响也非常深。虽然罪名是非常重,但是作为第一个被大宋抓住的“技术走私”典型,这么重的处罚也是在意料之中。与此同时朝廷也明文规定了归化胡商不得从事造船、印刷、纺织、榨油等行业,并且规定了严格的时间要求这些胡商把自己手中的相关产业变卖,否则逾期查抄。这一规定是极为严厉的,毫无疑问胡商在短期內出售这些相关产业将会损失惨重,王静辉不想做纳粹,但是也不想出现第二个刘氏,大宋的技术机密要严格保密,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宋的领先地位。 虽然处理了刘氏,但是⾼丽却并不以为然,若不是在军械上非常依赖大宋的话,恐怕⾼丽常驻大宋汴都的使者未必会出面道歉。即便这样,⾼丽也是不会放刘氏的那几个造船工匠回国的。不过在两个月后,⾼丽使者便请求觐见大宋皇帝,原因无他,在⾼丽拒绝“引渡”刘氏造船工匠回国后不到一个月,⾼丽粮价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猛涨,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丽米价上涨近一倍。大宋商人在得到王静辉的暗示后,便陆续囤积粮食,待到刘氏一案最终完结⾼丽拒绝引渡造船工匠后,立刻联手抬⾼⾼丽粮食价格,造成了⾼丽在短时间內粮食价格暴涨。而此时在⾼丽粮食最多的地方莫过于济州岛了,大宋粮商囤积粮食后都开始转运济州岛,若是⾼丽不识趣的话,济州岛的粮食便会由王静辉直接买下转运大宋。 ⾼丽数年来一直和女直人征战不休,这次国內粮食短时间內的价格暴涨极大的动摇了⾼丽国內的稳定,为此传讯⾼丽使者后便立刻向大宋道歉并且归还造船工匠。这一次行动让大宋统治⾼层非常清楚的看到了经济这把利器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宋 ![]() ![]() ![]() 不过话说回来,大宋也经过这次教训清楚了技术保密的重要 ![]() 辽国也曾想过类似⾼丽这样的方法来获得大宋的造船技术,不过有⾼丽的教训在前,刘氏的审判结果也极大的震慑了大宋那些无良奷商,使得辽国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什么进展。不过与⾼丽不同的是辽国本⾝就有很多汉人工匠,无论在技术储备上还是家国资源上都远比⾼丽要強得多,就算没有可能从大宋获得这方面的有关资料,辽国也可以慢慢发展。辽国八年来也确实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苏州和锦州建设了非常优良的港口、造船作坊,并且苦心建立起两支还算称得上规模的舰队。 尽管辽国在航海方面非常努力,但是和大宋的差距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赶上的。除了造船与航海技术上的差距之外,航海战舰上的武器装备对于辽国来说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宋战舰不仅吨位够大,而且还出现了能够装备二十二门火炮的战列舰,并且能够保证十门火炮同时发 ![]() ![]() |
上一章 宋风 下一章 (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宋风》,宋风最新章节,宋风全文阅读,宋风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