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九卷净土千秋掩风流第三章仁慈也是错及《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漫步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作者:弦断秋风 | 书号:36891 时间:2017/7/31 字数:4839 |
上一章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三章 仁慈也是错 下一章 ( → ) | |
我以为他生气了的时候,他却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呀,还真是妇人之仁,有些事情,你不懂。你以为如你所想,不搞剃发易服,不搞逃人投充,这江山就能坐得更稳,这天下就能早早平定吗?” 奇怪的是,尽管我平时想起这些问题时,往往会有很多设想,想着如果如何如何,就会如何如何之类。可是当多尔衮真正要我说出这些想法的时候,我却茫然了。“呃…我想应该是吧。” 他苦笑一声,叹道:“这么多年了,你这副善良的心肠,却怎么也改不了。当然,不是我要教你去学会残酷,而是要你明⽩,我为什么要在这些事情上残酷——你看到⾎腥杀戮、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就认为是残酷,可你要想想,造成这个局面的前因是什么?” “还不是因为一些野心 ![]() ![]() 尽管多尔衮对我的回答不以为然,不过他还是很有耐心地继续问道“那么我再你问你,为什么俗话说, ![]() ![]() ![]() ![]() 这个问题似乎 ![]() “那么你觉得现在我施行的那些政策,算是暴政吗?百姓们有没有到活不下去地地步?” “这个…我又没有去民间看看。哪里知道他们能不能活得下去?”我语塞了,他提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要真回答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他踱回到桌前,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食指轻轻地挲摩着拇指上的玛瑙扳指, ![]() ![]() “我来替你解解这些疑惑吧。这些百姓们。平⽇里吃糠咽菜。一遇到灾年,多半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候总会有不甘心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于是揭竿造反。在一个朝廷兴盛的时候,这类造反往往会被镇庒下去,成为记录在史书上简略的一笔;而在一个朝廷倾颓地时候。这类造反不但镇庒不下去,反而会成燎原之势,最后甚至会灭亡掉这个朝廷,就譬如秦末、汉末、隋唐元明,都是这样地结局。但是你可见有哪个百姓小农最终当了皇帝,坐稳了江山地?最后建立新朝廷的,还不是那些打着起义旗号跟着浑⽔摸鱼的官僚贵族?他们坐上位置之后,哪个不是为了巩固社稷。而手段残酷。屠戮百姓的?这些小民,为了能过上好⽇子而揭竿造反,可是引起的战 ![]() ![]() ![]() 我踌躇了一阵,想要反驳却不知道从哪里反驳,只好讪讪地回答:“当然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了。” 多尔衮点点头,继续道:“这个道理你明⽩了,就可以明⽩为什么我不施行‘仁政’了。不要对那些阿哈们太过怜悯,比起战 ![]() ![]() ![]() ![]() ![]() ![]() ![]() 你担忧満汉矛盾,害怕我们早晚会被汉人赶走,却是多虑了。我大清之所以得天下,并非得之于民心,而是乘势利便,得之于天时;悍勇善战,得之于武力。而治理天下,要仰仗的也并非小民,而是士绅官僚。因为士绅和官僚掌握了土地,利用小民们来耕种,从而将小民们限制在土地上,而不会四处流离,聚众造反。所以只要利用好这些士绅官僚来帮我们管制住小民,江山社稷自然也就稳固了。 至于民心,不必看得太重。什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不过是读书人吃 ![]() ![]() 既然民意不可纵,民心不可恃,所以也就没必要对小民太多仁慈怜悯。你前一段时间因为屠城的事情,没少在我面前为那些无辜被杀地百姓们说项。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好心也要看用在什么地方,看看人家会不会领你的情感你的恩。你看看,从⼊关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光景了,虽然杀人不少,可究竟为什么杀人?还不是因为他们抵抗,拒不归顺朝廷?或者因为剃头的事情降而复叛?如果连附逆从逆的人都要对他们仁慈宽容,那天下不就 ![]() ![]() ![]() 再说回关于逃人地律令,也是同一个道理。若没有这样的严令,阿哈被抓回也不受严惩。窝蔵阿哈的人也啥事儿没有,那么只会令逃人越来越多。而天下土地都已有主,他们没有地种,无业可从,聚集在一 饭吃,不造反还能⼲什么?现在杀逃人和窝蔵他们的杀造反苗头的最好手段。” 说着,他的目光转向廊外。那个方向过去。越过一道道红砖⻩瓦的宮墙,要不了多远,就是赖达喇嘛现在居住着地东⻩寺。“若说残酷。那些大喇嘛们在西蔵的统治,可远比大清残酷。他们那边,除了领主和喇嘛,其他人统统都是奴隶,每天被人用⽪鞭驱使着⼲活。每到喇嘛祭司们需要牺牲时,就抓奴隶们过来剥⽪挖眼,开膛破肚,用他们的內脏头颅和鲜⾎来供养和召唤他们的魔鬼。如此残酷,那些奴隶们为什么不反抗?因为他们人人都信奉喇嘛教,喇嘛教的教义里,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受越多的苦就越有希望在死后进⼊他们想象中最美好的天界,或者实现永生。所以他们就算受再多地苦难,也不敢反抗。 像西蔵,蒙古这样地域广大而辽远地地方,若要派遣员官和军队去管制,肯定是鞭长莫及,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地方的人统统都信奉喇嘛教,听任大喇嘛地统治。我只要让这些大喇嘛们臣服于朝廷,这些地方的小民,自然也就臣服于朝廷,不敢反抗。 大清疆土如此辽阔,治下民族众多,若要江山一统,就必须令各族不生异心。要让汉人们知道造反是死路一条,老老实实才有活路;要让朝鲜人畏惧于大清军威,不敢蓄怀异志;要让蔵人和蒙古人都信奉喇嘛教的教义,以为现在的受苦就是为了死后的转生,才不敢反抗。只要把各族人所敬畏的东西掌握住,这个天下也就安稳了。” 我默然了,或者说,是哑口无言了。不得不说,多尔衮这一套长篇大论,虽然貌似歪理,却是实实在在的,令我无法辩驳的。虽然很冷酷很自私,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我想起了古罗马时期的一个例子:在大约“前三巨头”出现的百年之前,罗马还是由元老会管理的“主民制度”家国。有个执政官在他当政的时候为了给民众谋取福利,损害了很多元老贵族的利益,得罪了很大一批人。后来这些元老们集结军队进⼊罗马城,杀掉了这个执政官的亲信们,将他和残余队部包围在月亮神庙里。在这个过程中,昔⽇没少受他恩惠的民众们却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他,为他说话。在即将覆灭的最后一个夜晚,他终于醒悟这些,不过已经迟了。于是这位愤怒之下的执政官在月亮神像面前立下诅咒,说罗马城的民人早晚要沦落到暴君的统治之下。第二天一早,敌人杀了进来,他一路逃命,路上很多民众围观看热闹,甚至很多人拍手叫好,喊他跑快点。最后,结局毫无悬念,他被追赶上来的敌军杀掉了,尸体被剁成⾁酱。 而他的诅咒也在他死后百年实现了,屋大维称帝,建立了君主统治的罗马帝国,后来的皇帝中还出了著名的暴君尼禄。果然,罗马民人最后沦落到了暴君的统治之下,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要当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要想笑到最后,就不能做善人,不能做好人。有道是“好人不长命,坏人寿百年”虽然冷酷和厚黑的人未必能成功,但是成功的政治家必然具备冷酷和厚黑的 ![]() 至于他对蒙古的政策,更是 ![]() 而多尔衮为了提防蒙古未来的威胁,想出了一个 ![]() ![]() ![]() 我在现代的时候,还很诧异于清朝为什么能够以少数民族⼊主国中,在这等残酷的民族镇庒手段下还能维持近三百年统治;为什么能够统西起中亚,北至贝加尔湖,东到海滨,南到缅甸这样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疆土,这是历代汉人王朝所从未达到的境地。现在看来,也许一个⾼明的民族统治政策,甚至要胜过百万雄兵。而多尔衮所坚持施行的各个“弊政”现在看来不但不是弊政,反而是从家国统一和社稷稳定角度上来说,实实在在的“利政”这些政策的利处现在还看不出来,可等到几十年后,历史自然会给他证明这个正确 ![]() 想明⽩了这些,我再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时,就忽然意识到,我以前竟是误解了他的实真用意,严重低估了他的治国能力,还有他的可怕 ![]() ![]() 如同拨云见⽇一般,我彻底地领悟了。在这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心,也像廊檐上的冰雪一样,冷硬起来。原来,站在一个统治阶级的立场,仁慈也是错。 “皇上说的这些道理,我差不多明⽩了。可是,我觉得一味实施苛政,而忽略了仁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不是长久之计,不过你不用担心,咱们不是有东青和东海吗?”提到两个儿子,多尔衮眼睛里的目光,重新温暖起来,就像在舂光下融化了的冰山积雪,汇聚成溪,潺潺流淌着无尽温情。“施仁政他们去,背黑锅由我来。这样的安排,最好不过。”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三节 仁慈也是错 ----…】! mMBbXS.Com |
上一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下一章 (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最新章节,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全文阅读,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