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第九讲《百年孤独》及《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漫步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 作者:王安忆 | 书号:40454 时间:2017/9/16 字数:11560 |
上一章 第九讲 《百年孤独》 下一章 ( → ) | |
今天我们讲《百年孤独》,它的作者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1928年生)。 首先我要画张家谱表。我想这几乎已成定论了,《百年孤独》是写一个叫马孔多的小镇上的一个家族,其六代人的命运。我要把这个家族的族谱表画出来,这样大家就基本上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了。 这个家族是由两个人源起,一个叫霍·阿布恩蒂亚,他是生长在某个印第安村庄里的西班牙人后裔,是个⽩种人,不是土族。他的 ![]() ![]() ![]() ![]() 他们两人生了三个孩子,第一个叫霍·阿卡蒂奥;第二个孩子叫奥雷连诺;第三个是女孩,叫阿玛兰塔。第一个孩子霍·阿卡蒂奥是和他们家的一个养女,叫雷贝卡的结婚,但没生孩子。和他生育孩子的女人叫⽪拉·苔列娜。二儿子奥雷连诺,和他结婚的女人叫雷麦黛丝,他们也没生孩子,和他生育孩子的也是这个⽪拉·苔列娜。 ⽪拉·苔列娜是从外村过来的女人,她14岁时就委⾝于一个男人,她一直等着和这人结婚,但这人一直不要她,直等得不耐烦了,她就离开家乡,到了马孔多。这次爱情给她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她非常非常爱她这个情人,于是她把全世界男人都看成是她的情人,在他们的⾝上施加她的爱。当然她也要选择,她认为值得发生关系的,她才和他们去觉睡。所以凡是被她挑选上爱做的,就像是获得一个荣誉。很奇怪的,她挑选的对象,基本上都在布恩蒂亚家族周围,或者亲戚,或者朋友,慢慢地就在家族周围形成了一个圈子,几乎大家都是堂兄弟或者表兄弟。这个女人,就造成这样的局面。女儿阿玛兰塔没有结婚。这一代的婚姻生育,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传宗接代都是以通奷的关系,全都是情 ![]() 接下来呢,霍·阿卡蒂奥生了一个孩子,叫做阿卡蒂奥。你们会发现他们家里男孩子只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阿卡蒂奥,一个叫奥雷连诺。 奥雷连诺也生了一个孩子,叫奥雷连诺·霍塞,除此,他还和17个女人生下了17个孩子,这些私生子在全书中没起什么作用,所以,我也没有列⼊家谱表。然后,在这第三代里,阿卡蒂奥结婚并且生了孩子,他的 ![]() ![]() ![]() ![]() ![]() ![]() 阿卡蒂奥第二,小的叫奥雷连诺第二,第三个是女孩子,叫雷麦黛丝。 霍·阿卡蒂奥第二没有结婚,他只和佩特娜·柯特通奷。奥雷连诺第二是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叫费兰达。德卡⽪奥,同时他还和佩特娜。 柯特通奷,同他兄弟共一个遍奷的对象,但是他们的通奷都没有生育孩子。你们可以看见他们现在通奷都没有结果了。至于女孩子雷麦黛丝,她 ![]() 大家看得出来,在这一代里也只有一个人有生育能力,就是奥雷连诺第二,他和 ![]() ![]() ![]() 他们家的家世就是这样的。从这张家谱我们基本可以看出,他们的传宗接代都是由于清 ![]() ![]() 他们的情 ![]() ![]() ![]() ![]() ![]() ![]() ![]() 第二次是在军事起义当中结识了一个上校,这上校也是他们家的世 ![]() ![]() ![]() ![]() ![]() ![]() 我刚才说过,他们家的男孩,只有两个名字,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他们家的男 ![]() ![]() ![]() ![]() ![]() ![]() ![]() 这家男孩另一个名字叫做奥雷连诺,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具有很強的行动能力,他们有对外的开拓精神,他们的婚姻都是对外的。第一个奥雷连诺,他的婚姻是和雷麦黛丝,马孔多第一任镇长的女儿。第一任镇长代表着马孔多开始进⼊家国体制,有了行政组织。 这个联姻使奥雷连诺走上了政治舞台,走上政治舞台的结果是把整个马孔多卷⼊政治风云里面,而使马孔多失去了自然状态,丧失立独和主权,成为一个附属国。另一个奥雷连诺的联姻是和菲兰达·德卡⽪奥,刚才已经说过,菲兰达·德卡⽪奥是一个西班牙贵族,她家里规矩很多,讲卫生,讲礼貌,她一进到他们家就订了很多规矩,包括不能随时随地爱做,于是这个奥雷连诺就开始通奷。他和佩特娜·柯特通奷,通奷的结果是带来了牲畜的繁殖。他们情 ![]() ![]() ![]() ![]() 这些外人中有些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叫梅尔加得斯。他是个流浪的吉普赛人,年纪非常大,似乎永远不会死,是个永生的人,他给这个家族注⼊了外面世界的气息。这是他们家第一代宗祖布恩蒂亚的一个挚友,也是布恩蒂亚的思想、智慧、创造力的源泉。布恩蒂亚非常善于昅收新的事物,给他灌输影响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就是这梅尔加得斯。所以梅尔加得斯死了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次死亡,在新加坡死的,这时候,布恩蒂亚就丧失记忆力了。另一个开发他智力的是意大利技师,带来了科学和技术。当布恩蒂亚丧失记忆时,他苦思冥想,要利用意大利技师教给他的科技制造一种记忆的机器,帮助人脑记往很多东西。等梅尔加得斯没过多久又复活了回来时,布恩蒂亚的记忆力又恢复了,而最终梅尔加得斯彻底死的时候,布恩蒂亚就疯了,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底下,度此残生。梅尔加得斯将布恩蒂亚的智力开发的结果是,唤起了布恩蒂亚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非常望渴离开马孔多,无奈他的 ![]() 她在马孔多造了一座大房子,接待八方来客,外面来的流浪汉总是住在他们家。她还创造出糖动物的制作,开发了马孔多的自然经济。总之,她给马孔多制造了歌舞升平的景象,令人留恋。所以,梅尔加得斯对布恩蒂亚的智力开发给他带来的还是痛苦。与此同时,他给这家庭留下了一卷羊⽪手稿。这家的每一代男 ![]() ![]() 还有一个介⼊布恩蒂亚家历史的外人,就是⽪拉·苔列娜。她为他们家的传续作了贡献,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了解了。她也是有预言能力的,她用纸牌预言,因此介⼊这个家庭历史的两个外人全都有预言能力。梅尔加得斯预言的工具是他的羊⽪手稿,⽪拉·苔列娜的预言工具是她的纸牌,他们两人的预言都非常准确。 他们家另有一些外人,就是他们家的女婿们。这些人和布恩蒂亚家的联姻最终都破产了,并且凡是和他们家女儿沾上边,命运都很修,他们家女儿不嫁人,只会磨折人。那个意大利技师就是如此,他本来和雷贝卡好,却被阿玛兰塔撬掉,阿玛兰塔夺过他又抛弃他,他最后伤心而死。那个上校,也是落了个被阿玛兰塔始 ![]() 她以特别大的热情建设她的家,买来各种各样的新东西。加斯东很爱她,总是跟着她跑东跑西,而且他也很想建设马孔多,他的愿望是建立一个航空邮政服务机构,航空信件的来往,可以加強马孔多和外面世界的接触。他就建造了一个机飞降落场,然后到法兰克福订机飞。 但他定购的机飞不知为何老是运不到马孔多,说是已经到了某个地方,又说是上船运到了另一个地方。加斯东始终在等他的机飞,每天一早起来,就是向天上看,机飞始终没有来,他只能自己去布鲁塞尔找机飞。他一走出去,就不再想回来,一去不回头了。而阿玛兰塔·乌苏娜这时也已经爱上了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他走了正好促成他们的私通。和梅梅通奷的男朋友的下场也非常糟糕。他每天晚上和梅梅在澡盆里幽会,后来被她⺟亲发现,她⺟亲就布置下哨兵,一次约会的时候,被哨兵的弹子打中脊梁,他从此以后只能躺在 ![]() 故事讲的差不多了,我可以开始分析。首先第一点,就是现代小说的表现方式。我们分析到现在为止,除了《心灵史》和《九月寓言》是当代作品,都是传统的小说。从时间上说,最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在本世纪初,其他都在上世纪,在小说的历史上称得上是“古典”当然在整个艺术史上小说就是近代的产物,而《百年孤独》则是本世纪中期,现代史的时期。从手法上说,这部小说是我们课程中唯一的一部现代主义小说,并且称得上是现代主义小说经典。我想大家是否已经感觉到现代小说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一样。我们经常听到流传的一些关于写作过程的故事,像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本来他是不想让安娜死的,可到后来人物自己活动起来,安娜自己选择了死的结局。这故事的意思是,人物一旦进⼊一定的轨道里,它便会 ![]() 有点像我们过去所批判的说法“主题先行”事先有个思想主题,然后为这个思想主题策划图解,这个人物担任什么任务,这个情节又担任什么任务,它是图解式的。它的人物、故事、细节,所有的发生都在事先做过周密的规划,事先规划得非常整齐,有严密的推理过程。 它是经过概括和归纳的结果,每个人物都不是个别的具体的人 ![]() ![]() ![]() ![]() ![]() ![]() ![]() ![]() ![]() ![]() ![]() 而现代小说非常容易分析,只要找到密码,打开机关,便一目了然。 因此往往给上课提供很好的讲本。 分析的第二点,我想谈谈现代小说的心灵世界的景观。我的课程是为了证明,小说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立独的心灵世界,现代小说心灵世界的景观和以前的古典主义,或我们习惯所说现实主义时期小说的景观大不相同,它们的本质越来越现实。外表的奇特 ![]() 它给我们提供的心灵世界的画面消沉而且绝望,不再有神话的令人奋兴的光彩,我们常常将这命名为世纪末的情绪,我不知该给它命名什么,我只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我想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神话变成了现实,大自然的威力和英雄主义的伟大都没有了。比如说距离,它实际上是一个有宏伟 ![]() ![]() ![]() 第三,主民的社会将机会和权益平均分配了,大力发展了个人主义,取消了特权,民众的声音取消了精英的声音。我有一个也许是专断的观点,我以为最适合创造艺术的社会是⾼度集权的社会,它的社会成员只有两类人,一是贵族,一是奴隶,这两类人都不需要参与物质的分配,前者是有特权,后者是绝对无权,因此他们才有可能避免文化的消费,而积累起精神的果实。比如国中古典文化,它是典型的象牙塔文化,它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文化而建设起来的⾼级文化。国中的文字和书面语言极其典雅,它须有极⾼智慧和教育才可掌握的,它的法则非常模糊,讲的是悟 ![]() 现在人人都 ![]() ![]() ![]() ![]() 在科学与主民的⽇益进步下,这个世界也安排得越来越合理了,譬如说种族问题、民族问题。民族实际上是人类情感的源泉,国中人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民族是情感的源泉,它和家园、⾎缘、生命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但人类走到今天已经明⽩了,民族是脆弱的,必须要组织起来,成为家国。否则,家国就不那么可爱了,没什么情感了,它是一种机器 ![]() 我们必须承认现实,家国的现实应该讲是非常合理、非常科学的,可人在这种现实面前几乎是没什么感情空间。因此在这种情景下,小说家,尤其是艺术家,他们面对着一个不如人意的现实,那就是严格固定好每个人的位置。在这样一个井然有序,规矩森严,几乎无 ![]() ![]() ![]() 我觉得《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百年孤独》不是在造房子,它是在拆房子,但绝不是像所谓“后现代”那样一下推倒算数,不讲任何道理,它拆房子很有道理、有次序、有逻辑,一块砖一块砖拆给你看。当它拆下来以后你才看到这房子的遗迹。 我们现在再做一件事: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百年孤独》,这句话很难说,我想这是不是一个生命的运动的景象,但这运动是以什么为结局的呢?自我消亡。因此马尔克斯在拆房子,拆的同时建立了一座房子,但这是一所虚空的房子,以小说的形式而存在。 现在,话回到《百年孤独》,关于《百年孤独》的一句话定义也基本上出来了。这句话定义就是,一个生命的运动景象,这景象是以自我消亡为结局。这就是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这比托尔斯泰的、罗曼·罗兰的、雨果的心灵世界要低沉得多。我现在建议大家再去读一本书,这本书叫《幽灵之家》,是一个智利女作家写的,叫伊莎贝尔·阿连德。这作家在70年代初期出现,对她的评价非常之⾼,称之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我觉得如果你们看了这本书,再来对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会发现《百年孤独》在现代小说中的不同一般,它在现实世界之中陷得如此之深,却依然挣脫着成为一个立独的存在。伊莎贝尔·阿连德有一个特殊的政治背景,她的叔⽗是智利著名的社会 ![]() ![]() ![]() ![]() ![]() ![]() 然后我要像以前一样谈现实世界和这个心灵世界的关系问题。对于这本《百年孤独》,人们已成定论的总是这么句话:从小镇马孔多的建立,发展直到毁灭的百年历程中,活龙活现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兴衰历史。这句话已经可以背得出来了,大家都知道《百年孤独》是写这个的。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绝对没有否定它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的这种说法,它可能,它一定也是写拉丁美洲的历史,但事实上我们从分析中已经看到它可应用于很多种情况,从宏观上讲,可以是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甚至宇宙的运动,从微观来讲,也可以是一个微生物、一个细胞的生和灭的过程。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承认了它的立独存在价值了。《幽灵之家》是用一个特殊家族的历史和命运,反映了智利的历史和命运,典型地、如实地、具体地写了智利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遭遇。可《百年孤独》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你可以找到很多细节说这是象征着拉丁美洲哪一段时期,你可以这么说。我相信作者确实用了拉美的历史作了材料,可他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却是个立独的世界。我甚至可以说:即便拉丁美洲消失了,可它还在。 它已完全可以脫离拉丁美洲的现实而存在。我想我们可能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不怎么了解,可我们可以了解《百年孤独》。它是以怎样的手法去做这事情呢,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个提炼和概括。这个过程几乎可称得上是科学的,非常具有 ![]() ![]() ![]() ![]() ![]() ![]() ![]() ![]() ![]() ![]() ![]() |
上一章 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 下一章 (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最新章节,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全文阅读,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