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霖文集》苏老泉及《宝霖文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漫步小说网
漫步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校园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官场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极武战神 剑极天下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不败战神 至尊狂妻 最强武皇 九死成神 修罗战神 巅峰武道 大明海寇 国色无双 伯府嫡女 一品状元 喜耕肥田 鬼婚蜜宠 狩猎香国 夏日回归
漫步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宝霖文集  作者:宝霖 书号:4127  时间:2016/10/26  字数:1995 
上一章   苏老泉    下一章 ( → )
  他曾18岁时进开封参加科考,然而登榜那天却榜上无名,从此后不仅弃而不学反而整天游山玩⽔游不回。尽管自己的两个儿子苏澹和苏涣已中进士,面对左邻右舍言论作为⽗亲的苏序只是微笑着不作回应,对于自己的老三仍是纵而不问,有时候旁人问急了也只是淡淡的回一句“非忧其不学也”

  苏家好歹也是乡里的大户,19岁的时候他娶了乡里另一大户程家的女儿,然而他却并未因此而有所好转,依旧如往常一样不务正业。程氏乃一不简单的女人,嫁⼊苏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每一样都做到旁人无可挑剔,多年过来了她也曾细心想过自己的生活,唯一让她觉得美中不⾜的是那游手好闲的丈夫,尽管这些年来家中钱财已花得所剩不多,却并未向娘家要过分文,每次独自面对自己的丈夫时也从不埋怨从不问责。因为她知道当今的科考体制,并非丈夫不够优秀,只是不善于声律记问之学罢了。终于有一天他向夫人说:“我若是现在开始学也为时不晚,只是家中负担沉重我若专于其学定不会有时间来分担,你怎么看呢?”夫人程氏回答道:“我早就想劝你学了,只是怕你没这个心思,如今你开口若只是为我而学还不如不学,家中事自有我劳你不必挂心。”从此后他苦心专研十余载,这一年他27岁。十年后他又参加科考,然而并未⾼中,有一天他索燃起一把大火烧掉了以前曾经写过的文章,当有人问其原因他就笑着回答过以前的文章过于肤浅。此后他不为科考而读,只为治学而专,上至诸子‮家百‬之经,下达唐宋之典越读越深,抒写己见时犹如滔滔江⽔绵延不尽。

  他对自己的儿子悉心教导,后来两子曾⾝居⾼位,学术上终成一代大家。他曾经在《名二子说》里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到:一辆车子有车轮、车轴和车盖“轼”只是车子的一个配饰而已,虽然首当其冲摆在最前面,离开了它整辆车子将变得不会完整,然而却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它车子也能照常行驶。我知道老大你才华横溢,但应当懂得慎重做人,把才华和抱负蔵于中慢慢释放出来。“辙”乃车子走过后留下的车轮印,虽然车子能够快跑却并不与它有关,当车子发生车祸翻了车却没有它的责任。我知道‮二老‬也才华出众,但做人还是应该懂得既能让功也能避祸。既然作为读书人生来就应当努力读书,当社会需要时便把所学之道报效于‮家国‬治国安民,就算‮家国‬用不上你也能立言作学问,为社会和后人留下学说指引他人,即“进而可立功,退而可立言”

  益州知州张方平曾在家中客厅为他设一专坐,只为和他讨论家国大事,在拜访雅州知州雷简夫的时候,雷简夫便认为他有王佐之才,乃西南之秀,于是便写信给欧修极力推荐,信中说到人才在我这里若不能发觉是我的过错,但发现人才推荐给您而不用那就是您的过错了。张方平也曾向朝廷推荐他为成都学官,然而却迟迟未批复,后来便对他说远地不⾜成名还是去京城开封吧,于是向欧修写了推荐信,嘉佑元年他终于带着两个儿子又一次去了京城。来到京城后两个儿子参加了科举‮试考‬,后来都中了进士。他没有参加科举‮试考‬而是见了翰林院的欧修,当时作为文坛宗主的欧修见其文章便大惊,认为可比先秦时的儒家荀子,于是向当朝宰相韩琦推荐。韩琦见其文章极为称赞,便在家中设宴款待奉为上宾,可真胃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当时京城因三⽗子而轰动一时,求其文章者数不胜数。然而几个月过了他却并未等到一官半职,不幸的是夫人程氏去世了,三⽗子还来不及向朋友告别便急忙赶回家乡,这一年他49岁。

  回到家乡后没多久便接到让他去舍人院就试的朝廷通知,然而他不満当时朝廷的拖沓之风和科举制度,认为朝廷对他并不是很信任,于是在给宋仁宗的信中以年老体衰又多病给拒绝了。51岁的时候他终于等来了一个九品官职秘书省的校书郞,有时候想到这事他都会苦笑,无可奈何的说我怎么会从一介名士变作了一个校书郞,然而幸运的是第二年他便升到了八品,参加朝廷礼书编撰。仁宗八年58岁的他在他的八品官职上去世了。

  他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洵,其文文气质朴,曲折多变,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他在《向籍论》写道“向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无成焉。”由此可见文章之气势磅礴。他反对时文提倡真知灼见,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強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中之言”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这在他的政论文《衡论》、《权书》、《几策》中得以提现出来。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他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通过自学成才的他上可比先秦两汉的散文大家(孟子、荀子、刘向、贾谊),下可抗衡唐宋一流的散文大师(韩愈、欧修)自成一家,不但如此还开启了之后的大苏和小苏,引导他们成了一代大家,是教育和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 MmbBxS.cOM
上一章   宝霖文集   下一章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宝霖文集》,宝霖文集最新章节,宝霖文集全文阅读,宝霖文集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