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中唐》第两百四十七章王侯及《铁血中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漫步小说网
漫步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校园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官场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极武战神 剑极天下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不败战神 至尊狂妻 最强武皇 九死成神 修罗战神 巅峰武道 大明海寇 国色无双 伯府嫡女 一品状元 喜耕肥田 鬼婚蜜宠 狩猎香国 夏日回归
漫步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铁血中唐  作者:坏血 书号:49909  时间:2020/4/7  字数:3879 
上一章   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侯逼宫    下一章 ( → )
  第两百四十七章王侯

  何浩然大闹义王府之事,第二天不但整个洛城知道,也传到长安。

  两方像是在赛马,何浩然和义王府当时就派人快马去长安。何浩然的马始终没人家跑得快,被义王抢先一步,长篇告状的奏折摆在李豫面前。

  惹王爷和惹臣子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王爷有可能牵动数位。他们本就是闲散之人,对前程已经没什么奔头,大家彼此之间常联系,关系十分不错。最重要的是何浩然太显眼了,他这一惹,恐怕迁怒的不是几位王爷的问题。

  头有些发晕的李豫,还在想要不要先隐瞒下来,何浩然送来两封奏折。此时两个人的奏折都放在御桌着,李豫还未对百官说出,大殿外来了一大群人。

  这群人让他更加头痛,一个皇爷,两个皇叔,在京城的王爷和李姓侯爵,除了他儿子全都到齐。

  百官知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看着最后上朝的这二十多人,大家心里一惊,知道又发生大事了。不少人都像是诸葛亮,一想就想到何浩然。

  何浩然很能挑战他们的神经,能请得动这些⾼⾼在上的王侯,怕是除了他没人能办到。果然,⾝份最老的韩王李庸率先站出来:

  “皇上,听说何浩然又做了一件大事,事情太大了,我们不得不出来过问一下。”

  “十九皇爷坐下再说,来人,给十九皇爷、十六皇叔和二十一皇叔看坐。”全是数字,本来李豫就有些头痛,差点没叫错出洋相。

  其它的王侯没资格享受坐的待遇,三个老资格的脸⾊,已经让大家猜到不是什么好事,何浩然又闯祸了。

  现在的朝堂变了不少,担心他的远多过⾼兴之人。因为他已经获得那些许多人的认可,能为大唐和他们带来财富。

  李庸是个七十岁的老头,整个大唐辈份最大的王爷。保养得不错,并没有普通老头那样衰老。他坐下后没忘正事,质问李豫:

  “一个驸马县侯,大闹王爷府不说,还将对方差点气死,这个王爷他还得叫声皇爷爷。我知道何浩然不太注重礼法,但这种已经不是礼法了、是忤逆,他竟敢以下犯上,此事皇上如何处理。”

  “啊!”久违的惊呼声再次传出。何浩然去洛之事并未隐瞒,朝廷让他去处理医院和商盟之事,本就大家都知道。他的皇爷爷大家更知道,义王李。谁都知道他的胆子,没想到再一次挑战大家想像的极限,居然差点气死义王李。

  一个令许多人不満的声音传来:“韩王,真有此事?”

  问话的是元载,其实元载已经知道。义王府派了不少人连夜赶到洛,将信送给各王侯,没忘记和他有仇的元载。

  李庸不満地看了眼装着不知的元载:“本王还不会那么无聊,拿这些事寻开心。”

  李豫的十六皇叔叫李响,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看起来比李庸还显老,说话也有气无力。

  “何浩然现在不得了,将洛都快翻过来。他第一次去就想立威,立威的对象恐怕他早就寻好。才去义王府,就有两三百个刁民去那里告义王的状。在京城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还无所谓,居然将手伸到东都那边去。还说是奉了皇上口谕。皇上,你怎么不⼲脆下道圣旨给他,让他将义王府上下抓来不就得了?”

  一些品级不大的‮员官‬听得心惊胆战,有人以为是皇上要对付义王,也有部分人认为是何浩然拿着⽑当令箭。只有少数几个了解何浩然的人才猜准,怕是何浩然在情急之下,编造出皇上的口谕。

  这也怪何浩然,这些老王爷谁都怕死,李邈手术成功后,他的名声可谓是惊天动地。不少王爷向他抛出橄榄枝,京城几乎每家王府他都当过坐上客。这些王爷一个个不是求医就是求长寿,他哪有那方面的本事。

  他只得说实话,可惜实话不是人人爱听,那是第一次得罪众王侯。第二次是整改太医院,每个王府都有一两个太医,开始大家以为他怕耽搁时间也就忍了,听说他大招太医,亲自指导医术,全都要求自家太医去当他的‮生学‬。

  因为有些东西不想流出去,众王的要求再次被他拒绝。他自认说的话并不得罪人:

  “王爷,王府的太医并不由太医署直接‮导领‬,下官不敢擅自作主。有些东西在我大唐从未实施过,其中成功与否还是个问题。就算成功了,那些太医能不能保密也难说。如果真要他们去太医署学也行,将他们的家人出来,由下官统一安排。并要签下责任状,保证他们没有皇上或下官的同意,不可离开京城。”

  当时众王就差点翻脸,自家的太医要由他安排?并且还要用家人作为人质?大家对他可谓是冰冻三尺,所积累的怒气非是一两天。他要不是李豫面前的第一红人,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这次义王事件,让他们终于忍不住,将积累以久的怒气发怈出来。

  李豫也知道一些內幕,后来的琉璃出来,这些王爷也没求何浩然,而是直接向他施庒。害得他分给宮里和各部的一些琉璃灯,也分些出来先満⾜众王的府第。

  二十一皇叔叫李纯,比李豫要大些,是个⾝体健硕、大胡齐的老者。见李豫还在装聋作哑,不満地说:

  “皇上,十六哥的话你可以不回答,皇叔的话不答有些说不过去吧?”

  “皇上,皇爷爷现在还趟在病上,你不能不管啊!”

  李琛也来了,因为跑得快,到现在他的庇股和‮腿大‬还有些痛。扑通一声跪下。可能扯到痛处,眼泪不用太装,从他眼中滚滚而下。

  此时的李豫十分怀念一人,怀念为他带来无尽⿇烦之人。他感觉脑袋有些累,一庇股坐在龙椅上:

  “此事你们误会浩然了,他去洛之前,朕给他说过,如果碰到有什么人告状或是有冤情,不可不理,由他全权负责还百姓一个公道,并非有意针对谁。你们想想,他第一次去洛,人生地不,怎么可能安排人到义王府去告状?再说他与皇叔也没有恩怨,犯得着这样吗?”

  李豫首先将口谕的事兜下来,知道此事非常严重,元载张了张嘴没敢开口。李琛恶补一些消息,对何浩然的事知道不少,哭声说:

  “我们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他了,他来府上时,大伯和我爹亲自到门外接。也不知是不是皇爷爷没出去,惹得他不⾼兴。他自己说是第一次去洛,但扬州他到现在也没去过,还不是万里谋划,将马成堂的家人抓住了?”

  李琛的话很有道理,也是事实,为舒小红一家平冤已经成为经典,不知道的人不多。众王也不相信他给过何浩然口谕,见他脸不红⾁不跳包庇对方,李庸一脸不満:

  “口谕的是我们就不说了,为什么他第一天去,第二天就有那么多刁民去义王府告状?连他的行踪也知道得如此清楚?第一天他住在均王府,那些刁民没去均王府闹,这事要是没人安排绝不可能。分明就是有人在针对义王,想致义王于死地。”

  百官已经听明⽩,全都看向李豫,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以为李豫要对付义王。

  李豫毕竟是皇上,被他们一番质问早就満肚子怒火,拿起何浩然写的奏折扔给殿值老太监:

  “本来朕不想将此奏折公布出来,罢了,既然你们苦苦相,这是浩然写的奏折,你念给他们听。”

  老太监已经念过何浩然几封信,早就有了免疫力。只是此次事关王爷,他心里有些发抖,缓缓念出:

  “儿臣何浩然叩拜⽗皇:儿臣奉差洛,拜别义王府时,府外有两百一十九位刁民状告义王府上下,围观者数千人。此事关系我大唐政务、皇氏声誉,不容轻视。儿臣为朝廷钦差、皇氏之亲不得不管。本想在义王府审理众刁民,怕围观百姓误解,只好将他们带到均王府一一审理,还二十四皇爷一个清⽩。

  其间因怕人误解,与义王府假戏真演。皇爷与几位王叔似知儿臣用心,百般配合。正当儿臣无计可施时,皇爷以假晕相助,助儿臣渡过难关。此情甚深,儿臣心自知。先禀于⽗皇,此事若有进展,随时奏上。”

  老太监的声音越念越小,快念到最后时,心中对何浩然的佩服真如滔滔江⽔绵绵不绝。当最后一个字念完,在下面的李琛直接晕死过去。

  “快传太医。”

  大家都懵了,连众王爷也是如此。他们怀疑是不是真如何浩然所说,对方是一番好意,在众百姓面前演一出戏,随便走个过场。结果被义王府上下误解,将好意变成恶意?

  编得实在太⾼明了,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这世界会有如此不要脸之人,所以他们不怀疑何浩然。

  元载实在忍不住,现在他当何浩然是一本书,一本最重要的书,每一页都要看上数遍,对何浩然的格十分了解,站出来主持公道:

  “绝对不是这样的,你们不要被他骗了。要是他有此心,为何不在事后向义王府说明?”

  李豫现在杀人的心都有了,元载已经被他彻底打⼊冷宮。就只差一个机会,元载的相位也就当到头。

  善于察言观⾊的卢杞见状,出列的速度不比元载慢:

  “皇上,臣不赞成元相的说法。这种事情的确有人安排,否则那些百姓不会那么快得到消息,去义王府闹事。本⾝就是个圈套,自会有人在暗中监视。要是事后派人去说明,何将军的努力岂非⽩费?何将军以为义王府知道他的苦心,所以也没必要去作多余的解释。”

  “卢爱卿所言甚是,”李豫再不敢拖延时间:

  “皇爷,两位皇叔,此事已经明了,就不用再议,都回去吧!有浩然在那里处理,你们放心,此事一定能圆満解决。” mMBbXs.Com
上一章   铁血中唐   下一章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铁血中唐》,铁血中唐最新章节,铁血中唐全文阅读,铁血中唐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