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中唐》第七百八十九章新的京卫编制及《铁血中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漫步小说网
漫步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乡村小说 校园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官场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短篇文学 极武战神 剑极天下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不败战神 至尊狂妻 最强武皇 九死成神 修罗战神 巅峰武道 大明海寇 国色无双 伯府嫡女 一品状元 喜耕肥田 鬼婚蜜宠 狩猎香国 夏日回归
漫步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铁血中唐  作者:坏血 书号:49909  时间:2020/4/7  字数:3441 
上一章   第七百八十九章 新的京卫编制    下一章 ( → )
  这四个字的含义,在这里的‮员官‬基本上都懂,包含的意义非常广。既有大唐永固、代代相传的意思。又说出了这些将士的心声,用他们的⾎⾁之躯,凝聚成如神甲般的钢铁长城,永固大唐,使其不再发生类似丢失帝都、甚至丢失疆土的决心。

  李适原以为自己不会落泪,当三千神甲兵齐声喊出“永固大唐”这四个字后,他和⽗亲李豫的眼泪同时落下。

  两⽗子是继他们的爷祖玄宗之后,第二批丢失帝都,仓皇出逃的皇帝。所以一听李晟报信说他已摆平石州,大家就急不可耐搬来长安。对他们来说,卫州虽‮谐和‬太平,始终不是长安。

  李适看向李豫,见对方朝自己点头,也没再客气,挥动双手朝下面的三千神甲大喊:

  “我⽗子在此多谢各位将士,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夺回长安、消灭反贼、驱除外寇。朕在此立誓,以后我大唐再不会出现丢失帝都之事。城在人在,城失君亡。”

  这番誓言说得铿锵有力、士气十⾜,听得许多人吓出一⾝冷汗。照李适的意思,以后再出现帝都丢失之事。‮员官‬可以逃、包括太子王公都可逃,但皇帝不能跑,跑了就是有违祖训。

  再是忠臣也不可能在此时找霉头,一番慷慨昂后,大家终于能走进皇宮。

  在宮里又是一番祭天祭祖弄下来,终于没李真这些小孩什么事了。大群有官职或爵位之人,拥着李适走进真正的大明宮。

  此时已是晚上,没带吃喝的‮员官‬,也得到发放的一些⼲粮充饥。饿倒不饿,就是十分熬人。比如田承嗣,田承嗣现在的⾝材本就不行,要不是为了三代郡王的条件,他已经回到新家休养去了。现在他嘴里也含得有参片,被这番‮腾折‬,回去第三天就撒手人寰。

  最精神的就是李愿,乾元门广场的节目是他一手包办,但出这个主意、包括策划都是他的妹夫何浩然。在何浩然心里,几房后家李晟对他的恩情最大。不说其它,没有李晟他早就挂了。

  何浩然知道李晟以后是郡王,但由于他的出现,朱也被他包办了。将李晟一家人按在太原那个有惊无险的地方,他心里非常过意不去。还好是金子迟早要发光,李晟出来收复汾州和石州,他事先并不知情。

  以前的郡王可能好当,现在李家被造反怕了,反正有何浩然在外面撑着,他们在刻意削弱将领的权力,以及降低王这样的名号。像陶林等人,就算以后再立救驾之功也难当上郡王。

  怕那些功劳不⾜让李晟当上郡王,何浩然假公济私一回,收回自己的所有兵力去朔方,京畿全盘由李晟接手。并在幕后为二帝进京策划,其目的就是想给李晟一家人多赚些功劳。

  这一番功劳组合拳打出,李愿有信心,起码能弄个县子当当。现在李晟虽是国公,他并没有爵位。如果李晟死后,让他继承,那他可以得个侯爷、最差也是个县子当。

  李适也知道大家累了,没有过多耽搁:

  “明⽇大家随朕去几处将士陵前祭拜,当时葬得太过草率,他们的墓地过于分散。着钦天监看一处上好风⽔之地,统一将在京畿道死去的将士安葬在那里。由工部在那里建一个英烈祠,一定不能低于卫州那个。”

  李适的话说完,相应的几个部门负责人出来领旨,领完旨后大家都以为他要喊退朝。没想到他在此时会册封两人。

  “李晟、李愿二位爱卿上前听封。”

  大家都有些发呆,‮腾折‬了大晚上,李适居然还有心意封册人?李晟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李愿毕竟年纪还算不大,喜滋滋与⽗亲一同跪下。

  “唐国公李晟镇守太原数年,虽⾝处敌军夹击之下,未尝失于寸土。今以微弱之兵尽收汾州、石州,打通河北至长安道路,收凤州、华州等州数十城池,二帝回京,功不可磨。今封李晟爱卿为西平郡王。仍回太原镇守,望爱卿再立奇功。

  太原都押衙李愿,随⽗镇守太愿,一路收复汾、石等州有功,二帝回京,于乾元门誓师之字,尽显我大唐将士之愿。今封李愿爱卿为唐国公,爵承⽗志,留京朕自有安排。”

  …

  李晟⽗子当天就被册封的消息,第二天传遍京城。大家都有些懵,最大的功臣何浩然还未封,先将他的岳⽗和大舅哥封了。封了还不算,当天就将人踢回太原?当然、李适并没有让他们当天就走。

  但李晟等不得,第二天祭祀完牺牲的英烈,下午等到太原出战的将领册封完。第三天一早去宮里向李适辞行,李适居然给了他三万五千兵马,带着这些人匆匆赶到太原。

  现在京城的兵马虽少,并不是太少。从卫州来的士兵加上噤卫有一万人,投降过来的平卢军近四万、何浩然和李晟留在一些城池的兵马,等加起来有七万。

  李适可能好久没亲自拥有过如此多的兵了,第三天连早朝也不上,让在长安的四万多兵马搞了一次演练。中午回到宮里谁也没能闲着,百官在宮里吃了顿饭,嘴巴一抹有些人还未走进大明宮,传来田承嗣病逝的消息。

  李适对田承嗣恩仇参半,没自己去,让太子李诵跑一趟。并答应将第二代郡王的爵位,跨级传于田安泰。现在才几岁的田安泰,成为大唐最年青的郡王。

  田仁常两弟兄谁也没得到郡王之位,但一人喜一人悲。田仁常虽还只是个侯爷,自己的儿子是郡王。要是儿子不像他老子那样犯病,孙子也会是郡王,他比传位于自己还要⾼兴。还在田承嗣丧期,他就将自己的府第改成“雁门郡王府。”

  话说回大明宮,李适可能听到田承嗣之死,想到各地军阀叛之事。他怕了,待百官到齐后,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兵。

  “各位爱卿,京城除三千噤卫,现在还有四万兵马。这四万原本是由李晟爱卿带领,现在李爱卿已回太原,这四万人朕准备分成四支编队,大家看能不能推荐出一些人来带领。”

  四万人分成四支‮队部‬,这也算正常,比如以前京城就有神策军、羽林军等等,卢杞作为宰相首先开口:

  “皇上是沿用以前的军名编制还是另外新设?”

  “新设,”李适在卫州就已经想好。以前在卫州,兵马加起来还不到三万人,实在没必要搞那些东西。现在不同,以后的兵会越来越多,他将和儿子李诵挖空心思想的说出来:

  “这四万兵,朕准备将他们编制成九卫和东宮五率。即九卫三万人,三卫一万,分左、中、右。其中设步、弓、骑各一卫,每卫由四品将领带领,三卫之首名为左、中、右京卫将军,级为三品,直接由朕管理。五率一万,一率两千,设两步一弓两骑五率。每率由四品将领带领,直属太子统管。”

  大家又呆了片刻,李适说的很好懂,但和以前的悬殊太大。以前‮央中‬统领府兵的有十二卫和东宮六率,唐玄宗以前就放弃了。现在李适虽搞出九卫和东宮五率,编制名称等等也和以前不一样。更让他们鄙视的是,这些军队直接由他们两⽗子管理。

  这样一来,这些军队里的升降等等皆由他们说了算,朝廷别想沾边。大家都明⽩李适的意思,想将军权抓在手里。免得以后真要城在人在、城失君亡。

  没人有意见,大家难得回来,谁也不想以后再出那样的事。兵部尚书夏言问:

  “皇上的意思是不是这四万人,以后会长驻于京城?他们要不要负责城防?以后京城还需不需要另招军队进来?”

  李适颇为赞赏夏言的问话,先点头向对方招呼:

  “这四万人只守于京城,作为朕的预备噤卫军。以后还要招一至两万兵马负责守城楼、处理城內及周边一些治安琐事等等。现在兵力不⾜,暂时用他们办这些事。大家可以举荐一些将领出来,朕看看合不合适。品级不要紧,就算六七品也行,必须要人忠诚、有本事,品级以后再慢慢升上去,暂时并不固定多少级。”

  这样的安排有些混,当然在李适面前全不是问题。不说品级,李适的意思想打造出一支自己的精兵‮队部‬,以后就算外面打得天翻地覆,恐怕也不会将这些兵调出去打仗。很浪费,但对于皇上京城的安危很有好处。

  人员很好安排,比如李皋的儿子李艺、李贤在当噤卫军官的儿子李峰,连那些王侯也来横揷一脚,纷纷报上自家或关系好的亲人。李适的四万军十八个⾼级将领名额,很快推荐出来的人数达到四五十人。李适一看这么多人的名字有些火了,大手一挥:

  “你们还可以多报些,这点人太少,可传令到各军中让那些将领得知。到时候分别比试文、武各一场,过关之人再比,朕择优录取。” MmbBxS.cOM
上一章   铁血中唐   下一章 ( → )
漫步小说网提供小说《铁血中唐》,铁血中唐最新章节,铁血中唐全文阅读,铁血中唐电子书txt下载,手机阅读.